分享到

从内容生产到数据运营,看永洪科技重塑教育出版社增长新范式 ...

经验 2025-7-11 10:23 14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相较于金融、制造等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出版业的转型虽起步较晚,却在移动互联网与用户需求变革的双重冲击下加速觉醒。面对电子书、有声读物等新业态的崛起,以及教培机构跨界入局的竞争挤压,出版社逐渐意识到数字化 ...

相较于金融、制造等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出版业的转型虽起步较晚,却在移动互联网与用户需求变革的双重冲击下加速觉醒。面对电子书、有声读物等新业态的崛起,以及教培机构跨界入局的竞争挤压,出版社逐渐意识到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它们纷纷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探寻契合自身特点的数字化发展策略。从传统纸质出版向电子书、有声读物的转型,再到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出版社在数字化转型的征程上稳步迈进,竭力适应并引领行业的发展趋势。

正是这样的危机时刻,数据智能(BI)成为破局关键引擎。领先出版社正以BI为战略支点,将分散的用户行为、内容使用、市场反馈数据转化为精准决策燃料——从搭建数字教材平台到重构会员运营体系,一场由数据驱动的深度变革已席卷出版业全价值链。

借助BI技术的应用,出版社能够洞察用户的使用习惯,包括对不同内容类型的偏好、阅读时长、访问频率等关键数据。这些数据不仅有助于出版社精确地识别目标读者群体,实现个性化推荐,还能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营销效率、驱动基于数据的决策制定以及持续改进和创新,从而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更精确地满足市场需求,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

今天我们重点就来介绍一下,他们如何利用BI分析对其旗下的电子书和有声读物的用户进行深度分析,以实现数据驱动的运营优化和业务增长。客户方在前期已成功建设上线一批业务系统和产品,包括教学平台、培训平台、点读平台、数字教材等。这些系统和产品在为出版社积累大量用户数据和业务信息数据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BI分析之前,已经完成了对系统使用情况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存储,并将大量采集的用户行为数据、内容使用数据以及市场反馈数据等整合到ClickHouse中。ClickHouse作为一款高性能的列式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高效的查询速度,为BI分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以数字教材为例,具体来看BI分析场景。数字教材主要针对教师用户群体,教师可以利用数字教材进行备课、授课、上传资源等,通过这样多功能的平台,使得教学活动更加高效和多样化。针对数字教材的BI分析可以帮助出版社更好地理解当前平台的使用情况和教师如何利用数字教材进行备课、授课和资源上传等活动,通过数据分析出版社可以进一步优化产品和服务。这里主要介绍如下两个分析场景:

场景一:用户规模分析

通过监控并累积用户池的数据,深入观察用户规模的增长趋势以及用户的活跃情况,从而评估和判断现有用户的健康状况。核心指标包括开通用户、激活用户、用户激活率等,开通用户数量反映了平台的市场渗透力和用户基础,通过追踪开通用户的增长趋势,出版社可以了解平台推广的效果和用户接受度。激活用户数量体现了用户实际使用平台的情况,通过对比开通用户和激活用户的比例,可以评估用户的留存率和平台的吸引力。用户激活率作为关键指标,直接反映了平台用户活跃度和用户粘性。分析的内容包括趋势分析、分布情况及明细情况。具体分析效果图如下:

通过对以上这些关键指标进行深入的综合分析,出版社将能够获得一个更加全面和细致的视角,以了解用户规模的发展趋势和现状。这有助于出版社优化产品,制定市场策略,确保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场景二:教师备课分析

通过监控教师在备课对数字教材的使用情况,可以精准地分析出教师的备课习惯和需求。核心指标包括点击次数、点击人数等,分析的内容包括趋势分析、分布情况及明细情况。具体分析效果图如下:

通过分析知识点被频繁点击情况,可以推断出哪些内容是教学重点或难点,从而为教师提供更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帮助他们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这些数据有助于出版社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数字教材的设计和功能,提升教师的备课体验和教学效果。

如果说,过去依赖Excel的经验决策是铅字印刷,那么商业智能,则是使其拥有了数据驱动的激光照排系统。

通过引入BI工具,出版社能够获得诸多收益和价值,相较于过去依赖Excel进行统计,BI工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它不仅能够快速整合和分析大量的数据,还能够以图表、报表等形式直观地展示分析结果,使出版社能够迅速洞察用户的行为和需求。这不仅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还为出版社提供了更加科学、客观的决策依据。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150 文章951 人气
数据分析
热门问答
  • 官方微信

    欢迎关注永洪服务号!收费为0,价值无限

    扫码关注
  • 新浪微博

    让每位用户轻松挖掘数据价值!

    访问新浪微博
  • 智能客服
1500W

用户等你来哦

Copyright   ©2012-2025  北京永洪商智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50607) 京公网安备110110802011451号 |《永洪社区协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