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洪社区

标题: 数据分析有时不是科学,而是人情世故 [打印本页]

作者: 门生罗    时间: 2024-2-21 22:13
标题: 数据分析有时不是科学,而是人情世故
本帖最后由 yhdata_oioQClG8 于 2024-2-21 22:23 编辑

我在数据分析领域8年,加上做自媒体2年,遇到许多场景与案例。
今天,想从行内人的角度,给刚入行不久的同学分享一些认知。
当然,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产品经理常被甩锅、程序员也要和产品打擂台。接下来我说的这些不是说数据分析没价值、劝退大家,而是暴露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国内这波数据分析浪潮是伴随着2015年增长黑客从硅谷引进后开始的,但绝大部分企业的基建并没有跟上,导致有时数据分析师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
以下讲的是占大多数的中小公司的现状。
首先,是与各个需求方的「矛盾」。
01 与老板
先不说数据分析结果有没有用。
光是说它有没逻辑?其实很多时候老板说了算,老板说不是就不是,甭管你用了多严谨的统计概率学方法。
导致数据分析基本上是在面向老板分析,迎合老板想法。
02 与直接上级领导
和老板差不多,但上级领导还有一个属性:办公室政治。
例如,开会就是在老板面前表演,领导就需要你的数据分析来佐证观点,show业绩
此外,对于独立的数据部门,还会有个怪像:老大会阻止数据分析师讲太多给业务听,有时明明做个模板就能解决的重复问题,也不能做 为什么?很简单,如果业务拿到模板自己就能做了,甚至学习到了分析逻辑,那还要数据分析部门干嘛?价值就没了?所以要手动构建数据部门的护城河。
03 与业务同事
数据科学中有个概念叫:可解释性,说的是你的分析方法包括算法逻辑,如果不能讲清楚,不只是你老板,你同事也不会认账。
但往往,尤其是涉及算法的部分,很多时候是黑盒子,或许你很清楚,但业务同事不懂,甚至没有数据思维,就无解了。
那同事不认账的结果是怎么样?
要么是数据分析师妥协,把分析逻辑改简单,结果就是不严谨,误差大,但业务能接受;
要么就是业务同事不帮你把分析结论和建议落地。
04 与HR
甚至是hr,其实也会来找茬,你的工作到底有没价值?
价值来自哪里?只有一个检验的地方,就是业务增长。
此时就知道上一个小点,业务同事不帮你落地,你的分析就是飘在空中的,无价值。
当然,你的工作也不完全没价值:
OK,聊完外部的问题。其实很多数据分析师新人自身的知识结构也有「矛盾」。
05 重技术轻业务
很多新人以为懂Python学SQL就是数据分析师,其实这些技术没有门槛,不会是你未来5-10年的核心竞争力,对业务的洞察才是。
数据分析与数据运营相比,反而后者更好落地。为什么?因为后者是在业务团队,而前者经常是独立的部门,或者中台部门,离业务很远。
这会导致什么结果?分析逻辑脱离业务现实,给的建议远离业务目标。
给同学们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永远做离钱最近的事,而钱来自业务。
说句夸张点的,不懂业务,你连指标体系都建不起来。
要怎么办?
开头说了,我们暴露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进而能成为能产生价值的数据分析师。
06 锻炼能力1. 理解业务,抓住重心
到一线跑,甚至是轮岗到一线卖卖货,把手弄脏,才能了解业务是怎么干的。接下来,结合点线面体的思路,从梳理业务流程、到搭建业务模型。
2.  沟通能力,积累人脉
平时和业务保持良好关系,会吸烟的递根烟就是好朋友但我不吸烟,中午聚一起吃饭也能了解到很多。
3.  向上管理,想领导所想
首先你得懂你上级:如果是部门领导,要知道他的处境是要体现部门价值,还要防止其他部门背刺 如果是老板,要懂他想要什么?
4.  分析逻辑,时刻围绕着「落地」
从前3点得到的信息,拿来干嘛?需要落到数据分析的逻辑中:
1)分析逻辑要融入业务知识。例如复购率的计算,这个指标有很多个计算方式,到底要定哪个?就是基于业务属性。
2) 把分析看做是一个项目,这个流程要让业务也参与进来。及时与业务同步分析过程中你发现的问题,拉上业务讨论,可能有什么原因,甚至是共创一些建议。让业务有参与感,这个分析逻辑ta才看得懂。
3) 结论建议要与业务KPI捆绑搞人脉关系的原因除了是要了解业务外,还有就是获得业务最新的动向,例如月报里暴露的问题、季度的目标、业务线的规划,如果你的分析结论能解决这些问题,还愁业务不落地吗?
4)及时运用向上管理工具,帮领导分担





欢迎光临 永洪社区 (https://club.yonghongtech.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