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数据,更多的是将大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借助数据可视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面对大数据这一新业态,政府、企业更关心的是如何让大数据落地,并产生实际的商业价值, ...
对大数据,更多的是将大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借助数据可视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面对大数据这一新业态,政府、企业更关心的是如何让大数据落地,并产生实际的商业价值,比如说增加销售额、获得利润突破等。 用户画像,便是大数据商业应用的一个典型。今天,我们将使用永洪BI带领大家从多维度突破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即用户信息的标签化,是企业通过收集、分析用户数据后,抽象出的一个虚拟用户,可以认为是真实用户的虚拟代表。 用户画像的核心工作,就是为用户匹配相符的标签,通常一个标签被认为是人为规定的高度精炼的特征标识。 用户画像从多维度对用户特征进行构造和刻画,包括用户的社会属性、生活习惯、消费行为等,进而可以揭示用户的性格特征。 有了用户画像,企业就能更深入地了解用户,实现精准营销。这样既节省营销成本,又能使营销效果最大化。 用户画像的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用户画像的构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基础数据采集阶段、行为建模阶段及构建用户画像阶段。 构建用户画像的三个阶段 首先是基础数据收集阶段。 构建用户画像是为了将用户信息还原,构建一个用户数据模型。 基础数据大致可以分为网络行为数据、服务内行为数据、用户内容偏好数据、用户交易数据这四类。 网络行为数据包括活跃人数、页面浏览量、访问时长、激活率、外部触点、社交数据等。 服务内行为数据包括浏览路径、页面停留时间、访问深度、页面浏览次数等。用户内容偏好数据包括浏览/收藏内容、评论内容、互动内容、生活形态偏好、品牌偏好等。 用户交易数据(交易服务类)包括贡献率、客单价、连带率、回头率、流失率等。 其次是行为建模阶段。 该阶段是对基础数据收集阶段收集到的数据做处理,进行行为建模,抽象出用户的标签。 在这个阶段,需要通过将定性研究法与定量研究法相结合建立模型,为每个用户打上标签及对应标签的权重。 一般来说,在用户画像中,定性表现为对产品、行为、用户个体的性质和特征做出概括,形成对应的产品标签、行为标签及用户标签。 定量则是在定性的基础上,给每个标签赋予特定的权重,最后通过数学公式计算得出总的标签权重,从而形成完整的用户模型。 最后是构建用户画像阶段。 该阶段可以说是对第二阶段的深入,要把用户的基本属性(年龄、性别、地域)、购买能力、行为特征、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社交网络大致地标签化,当所有数据被打上标签并被赋予权重后,即可用来搭建用户画像的基本模型。 当用户画像基本搭建好后,使用数据可视化分析把用户画像真正利用起来,针对用户群体去做深入分析。 比如可以根据用户价值细分出核心用户、评估某一用户群体的潜在价值,制定针对性的运营策略等等。 B2C用户画像示例 1、实现精准化营销 实现精准化营销精准化营销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是企业和用户之间点对点的交互。 精准营销不但可以让营销变得更加高效,也能为企业节约成本。 2、指导产品研发以及优化用户体验 在过去较为传统的生产模式中,企业始终奉行着“生产什么就卖什么给用户”的原则,这种闭门造车的产品开发模式,常常会产生“做出来的东西用户完全不买账”的情况。 如今,“用户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成为主流,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用户的真实需求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在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研发中,企业通过获取到的大量目标用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组合,初步搭建用户画像,做出用户喜好、功能需求统计,从而设计制造更加符合核心需要的新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加良好的体验和服务。
近期文章
推荐阅读
热门问答
|
0